花蓮第一站來到長春祠
(藍色區域摘錄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文章)
駛出中橫公路長春隧道西口,折轉南向的立霧溪谷峭崖邊階,建有紀念開闢中橫公路殉職人員的長春祠,祠旁溪溝長年流水成散瀑,公路局取名為「長春瀑布」,成為中橫公路具特殊意義的標。
長春祠供奉著中橫公路興建工程殉職的212位榮民靈位,唐式風格建築依地勢嵌入山壁間,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湧出,形成一道飛瀑。如同一幅秀麗的國畫圖像。周圍具環形步道,可飽覽峽谷及曲流風光,祠後有一石梯,高380階,可通往觀音洞,而祠下方的飛瀑,是由於河水不斷的撞擊、掏挖坡腳,使邊坡呈平行的方式後退。
民國76年溪溝峭壁崩坍,落石擊毀祠旁涼亭,十年後才再度整建通置及亭閣,恢復入祠參觀。祠後峭壁闢有階道,循階上觀音洞、太魯閣樓、鐘樓、再過一吊橋可至禪光寺,俗稱為「天堂步道」。禪光寺側溪谷內呈葫蘆狀,而叫「葫蘆谷」。
先來填飽肚子,再來欣賞美麗風景~~
後車箱就是我們的餐桌啦~~
中午隨便粗粗,晚上要去"有省錢"(請用台語發音)大飯店粗把費啦~~
走過長春橋即可通往長春步道~~
從長春橋上拍的美景~~
長春祠是為紀念闢建中橫公路,不幸犧牲生命的築路人所建的。從中橫公路舊道長春橋頭循階而下即是長春祠步道,沿著山壁鑿出的小徑前行,長春祠就在不遠處。
步道延伸到長春祠正後方,垂直的山壁開鑿出「之」字形陡急而上的階梯路面,雖然不難走,但走來有些辛苦,被稱為「天梯」。循天梯直上,先到達觀音洞、再經太魯閣樓和鐘樓均可遠眺,尤其登上鐘樓,居高臨下,俯瞰立霧溪曲折河道和峽谷,公路、車輛、遊人盡在腳下,景色很美。
鐘樓是步道的最高點,由此開始是下坡,且林蔭鬱密,是最輕鬆的路段。不多久穿越過了吊橋,即可到達禪光寺,循禪光寺聯絡道路而下,可與公路相接。
走長春祠步道,任意選擇從長春祠或禪光寺出發均可。
美景當前,跟我的阿納達來一張合照
第二站~~燕子口
|
第三站~~九曲洞
|
有落石~~
不用擔心~~2邊入口都有準備安全帽
服務人員也會提醒遊客靠岩壁行走~~
欣賞美景也是要做好安全措施的啦~~
沿途的風景真的是只能用鬼斧神工來形容了~~
中橫是一條令人動容的公路~~